我是選調生 我在村 | 我在村里尋找文化之根
2022-09-16 12:18:00  來源:鄉(xiāng)村干部報  作者:王智厚  
1

鄉(xiāng)村干部報網
微信公眾號

鄉(xiāng)村干部報網
官方微博

  王智厚在村里種樹苗。

  參天之木,必有其根;懷山之水,必有其源。在我國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(tǒng)中,自古就有“根源”情結和厚重的“尋根”情懷。對老一輩來說,尋根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尋根問祖、認祖歸宗,尋的是一種歸屬感。對年輕干部來說,尋根也同樣重要,只不過,我們尋的是本真,是初心。

  2021年10月,我來到江西省吉安市安??h平都鎮(zhèn)浮山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助理。浮山村是一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古村落,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孕育出贈封公祠、壁軒封公祠、浮山書院、惜字塔等多處歷史遺存。這些建筑歷經風雨,仿佛在訴說著浮山村的“前世風華”。特別是下李家自然村,28棟集中連片的古建筑群見證了它燦爛輝煌的歷史,村莊也先后被列入江西省首批傳統(tǒng)村落名錄、中國第五批傳統(tǒng)村落名錄。

  但是,隨著時間流逝,部分古建筑年久失修,有的僅剩殘垣斷壁,歷史文化的璀璨光芒在歲月沖刷下變淡。因為族譜遺失,村民對浮山村的歷史淵源知之甚少。在走訪中,不少村民表達了尋找村莊歷史、留住歷史的愿望。幾位老人對我說:“你是大學生,你能幫助我們找一找浮山的‘來龍去脈’嗎?”

  為了幫助村民們實現這個心愿,我一有空閑就翻閱史書典籍,了解縣志村情,和村里老人拉拉家常,聊一聊往事記憶,把只言片語仔細記錄下來。無論走到哪,我都留心尋找浮山的歷史蹤跡。在一次隨村干部外出學習時,我在當地發(fā)現一個名叫李紹的明朝翰林學士與浮山村存在關聯,以此人名為線索,我查閱了李氏族譜,發(fā)現李紹確實是下李家自然村村民們的祖先。在這個基礎上,我考證了浮山村史中“金筵殿講”“父子翰林”“兄弟御史”典故的來源,統(tǒng)計了村里現存的古建筑,整理了浮山村的進士文化、建筑文化,并將所有材料匯編成了一本《中國傳統(tǒng)村落——下李家歷史人文介紹》小冊子,用文字記錄下了浮山村的“根脈”。村民連連夸贊:“小王這個事做得好,圓了我們的一樁心愿。”“好多內容整理前都沒人知道,這都是村里寶貴的文化財富啊。”

  在浮山村厚重的歷史傳統(tǒng)中,蘊含著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的家國情懷,這些精神特質都滲透進浮山人的血脈中,哺育出眾多勤勞樸實,有擔當、知奉獻的村民。浮山村黨支部書記肖樹初就是其中的典型。除了村支部書記,肖樹初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——紅軍烈士守墓人。1930年10月,紅軍高級指揮員伍中豪在浮山村大塘自然村遇難,肖樹初的爺爺冒死用席子和稻草包裹住伍中豪烈士遺體,偷偷埋葬,并立下了“紅軍替我們打江山,讓我們過上好日子,一定要記住他們”的家訓,叮囑后輩守護好烈士墓。92年來,肖家人一直謹記家訓,風雨無阻地為烈士守墓、祭掃。肖樹初退伍返鄉(xiāng)后,接過父輩的班,擔起了第三代守墓人的責任,并成為一名紅色故事宣講員,主動為前來祭掃的干部群眾講解伍中豪烈士的事跡。

  浮山村可愛的人們和感人的故事,常常讓我感動。我生長在吉安這片紅色土地,我的根在這里,所以,畢業(yè)后我毅然選擇了回到家鄉(xiāng),來到浮山。在浮山的這一年里,我親眼見證著村里的變化,也感受著自己的變化。我在幫助浮山村村民尋根的同時,也找到了自己的根。

責編:尹丹丹
阳信县| 临颍县| 天柱县| 伊宁市| 全州县| 广水市| 正宁县| 乌拉特后旗| 汽车| 柯坪县| 宜丰县| 桃江县| 大关县| 长海县| 新乡市| 甘泉县| 尉犁县| 西充县| 辉县市| 澄迈县| 远安县| 湘潭市| 虎林市| 永靖县| 凤城市| 寿宁县| 嘉峪关市| 江阴市| 灵璧县| 樟树市| 松阳县| 兰溪市| 嫩江县| 芷江| 城固县| 中阳县| 福清市| 双流县| 金秀| 宜兰市| 崇文区|